暑假来了
有些家里的“混世魔王”
已经开始上蹿下跳了
看着在家什么姿势
都有的“皮猴子”
宝妈们陷入沉思
年龄到了
暑假时间也充裕
事关男宝一辈子
不然就“割了”?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秦海生介绍,儿童期的包皮过长其实非常普遍,每个刚出生的男婴都是包茎,这完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随着生长发育,多数3岁左右包皮会逐渐退缩,部分孩子可外翻显露阴茎头。
● 正常包皮:包皮缩在龟头后,可以露出大部分龟头;
● 包皮过长:包皮完全覆盖尿道口,但包皮口松弛,可以轻松翻起完全露出龟头;
● 包茎:包皮长且包皮口小,或包皮与龟头粘连,导致包皮无法下翻露出龟头和尿道口。
简单来说
能翻出来的,就是包皮过长
翻不出来的,就是包茎
“割”还是“不割”
需要“见机行事”
一、先破除3大谣言!包皮≠“累赘”
1.“割了包皮,丁丁更厉害”→ ❌
包皮长短与性能力无关!疲软时龟头被包裹≠早泄,勃起后能自然外露才是关键。
手术只是解决局部问题,别指望“一割秒变猛男”。
2.“不割就会藏污纳垢”→ ❌
正常包皮能保护龟头,每日翻洗干净比纠结是否割更重要!
只有不注意卫生的包皮才会引发炎症,和割不割无直接关系。
3.“包皮过长影响发育”→ ❌
青春期前包皮过长是常态,若青春期后仍包茎(完全无法翻洗)才需干预。
二、这2种情况可以不割
1.生理性包茎:刚出生的男宝宝,十有八九都是包茎,3岁前包皮不能翻起是正常的,这种属于生理性包茎。通常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在青春期)会自然改善,70%以上的男孩进入青春期后阴茎头可自然露出。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做手术,可能会“白挨一刀”。
2.包皮过长,但能保持清洁:如果包皮过长,但能够保持清洁,且无频繁尿路感染或包皮嵌顿等问题,可以选择不割。
三、哪些情况必须割?
✅ 病理性包茎:包皮口狭窄,用手翻无法露出龟头,易引发反复感染、排尿困难。
✅ 反复发炎:包皮炎、尿路感染频发(一年≥2次),消炎后仍反复。
✅ 嵌顿风险:包皮过长且弹性差,勃起时可能卡住龟头导致疼痛肿胀。
✅ 特殊病变:如包皮上有新生物、发现为隐匿性阴茎或伴有尿道下裂等先天畸形(需住院手术治疗)。
四、手术年龄的选择
适用于5岁以上及各年龄段患者,建议青少年在青春期生殖器发育前完成手术。青春期前组织修复力强、疼痛轻,且避免包茎过长影响阴茎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5岁以内存在严重包茎、反复感染等或伴真性隐匿性阴茎可提早手术。
五、手术方式:安全高效的“环切术”
利用特制包皮吻合器一次性完成包皮切割与缝合,手术时间短,通常10—15分钟,出血少,切口整齐美观,术后恢复快(约2周左右),且多数情况下可实现门诊日间手术,当天完成手术,当天回家,适合大多数患者。
六、术后护理:悉心呵护,有助更快恢复
术后恢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这些要点需牢记:
1.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敷料脱落、包皮水肿、创面出血等现象,影响伤口的愈合。
2.保持清洁:尽量穿着干净、宽松的内裤,小便后注意卫生,可自备碘伏对尿道和创面周围进行擦洗或浸泡。
3.饮食护理:忌辛辣、生冷的食物,多摄入含丰富蔬菜纤维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秦海生主任提醒:割包皮并非“随心所欲”,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科学决策。建议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供稿:秦海生、王金行 审核:赵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