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而轮状病毒又是婴幼儿腹泻的“头号元凶”,因其在电子显微镜下形似车轮而得名,属于双链RNA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引发急性肠胃炎。
今天,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郭嘉成,将结合现代医学进展与中医防治经验,为家长提供多维度的防护建议。
一、病毒特性与感染特征
轮状病毒分为A-G七组,其中A组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B、C组也可感染人类。病毒耐酸耐碱,56℃加热30分钟可灭活,但冬季在温带地区更易流行。感染后典型症状包括蛋花样水样便、呕吐、发热,严重时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2岁以下婴幼儿尤为高危。近期研究还发现新型RVK病毒株,与现有毒株基因差异显著,提示病毒持续变异需警惕。
二、现代医学防治要点
1.疫苗防护: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核心预防手段,适用于2月龄至5岁儿童,需连续接种3年,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2.对症支持:轻症以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为主,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重症需静脉补液。
3.前沿研究:最新发现宿主细胞核仁素通过结合病毒RNA抑制复制,沉默该蛋白可使病毒滴度增加6倍,为药物靶点开发提供新方向。
三、中医辨证施治特色
中医认为轮状病毒腹泻属“泄泻”范畴,病机以湿热蕴脾、脾虚湿盛为主,辨证分型论治更具个体化优势。
1.湿热型:泻下急迫、粪色黄褐,宜葛根芩连汤加减,辅以马齿苋粥清热利湿。
2.脾虚型:病程迁延、便溏乏力,参苓白术散配合山药莲子羹健脾化湿。
推拿辅助:补脾经、揉板门、摩腹等手法可调和脾胃,缩短病程。
四、家庭防护“三字经”
1.勤洗手:饭前便后严格洗手,阻断粪-口传播链。
2.避寒凉:秋冬注意腹部保暖,少食生冷,避免脾胃受寒。
3.调饮食:发病期暂停乳糖饮食,恢复期以小米粥、焦米汤温养脾胃。
郭嘉成表示,轮状病毒虽凶险,但通过疫苗防护、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护理,可有效降低危害。家长需提高防病意识,为孩子的成长筑起“免疫长城”。
(供稿:郭嘉成 审核:郭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