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才过新春愁几分。”这句调侃的背后,除了美食的诱惑,更隐藏着节后综合征的隐患。春节假期本应是放松身心、充电蓄能的黄金时间,但许多人却因作息紊乱、彻底“放飞自我”,反而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出现各种身体不适,这就是节后综合征在作祟。
今天,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刘华,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一、节后综合征的诱因:大脑功能紊乱
刘华医生介绍,节后综合征的核心诱因是大脑功能紊乱。假期中,不规律的作息、暴饮暴食、过度娱乐以及情绪波动,都会对大脑的神经调节系统造成冲击。
作息紊乱打乱了生物钟,导致褪黑素分泌失调,直接影响睡眠质量;饮食不节加重肠胃负担,间接影响大脑的能量供应和神经递质平衡;情绪波动(如过度兴奋或焦虑)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脑难以在节后迅速恢复平衡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身心不适。
二、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1.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早醒、多梦,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
2.情绪不稳: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抑郁倾向。
3.身体不适:疲劳乏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
三、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1.调整作息,恢复生物闹钟。假期结束后,尽快恢复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的优质睡眠。
2.饮食清淡,减轻肠胃负担。节后适当进行“轻断食”,给肠胃放个假。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补充蛋白质,帮助身体排毒。
3.适量运动,缓解心理压力。选择轻松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慢跑等,帮助身体恢复活力,缓解焦虑情绪。节后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
四、中医调理,助你恢复元气
刘华医生介绍,节后综合征的核心在于大脑功能紊乱,与肝气郁结、脾胃失调、心神不宁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以下的中医方法进行调理。
1.习练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套流传千年的养生功法,动作舒缓柔和,适合节后调理。其中“调理脾胃须单举”和“摇头摆尾去心火”两式,特别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
2.穴位按摩
按摩神门穴、内关穴、百会穴,有助于宁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按摩太冲穴、合谷穴,可疏肝理气,帮助缓解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
3.食疗调理
以莲子、百合、桂圆、酸枣仁等熬粥煮汤食用,可以养心安神、改善睡眠。饮用玫瑰花茶、菊花茶、陈皮茶等,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
4.中药调理
如果您的征状比较严重,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服用一些中药汤剂,如四物逍遥汤(疏肝解郁)、归脾汤(补益心脾)、酸枣仁汤(安神助眠)等,祝您快速恢复元气满满。
刘华医生提醒,从作息、饮食、心理、运动、中医调理等多个维度入手,逐步调整状态,相信大家很快就能摆脱“假期综合征”的纠缠,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活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供稿:刘 华 审核:赵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