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分10个专题,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292段。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要坚持预防为主,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摘编》第六、八专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重大疾病防控,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一环。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强化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综合防控,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和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预防为主,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时稳妥处置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放眼长远,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要从顶层设计上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充实中央、省、市、县四级公共卫生机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合理布局,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和中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健康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要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促进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人民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创新全民健身体制机制,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特别是青少年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
营造绿色安全健康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丽中国就是要使祖国大好河山都健康,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健康。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问题,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形成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建设广泛开展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食品药品安全关系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药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障药品安全是技术问题、管理工作,也是道德问题、民心工程。确保药品安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之责,是每家制药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的社会责任。要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使每一种药、每一粒药都安全、可靠、放心,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