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分10个专题,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292段。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位全局、着眼长远,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个世界性难题,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摘编》第五、七、九专题,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重大问题的系统谋划。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加强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发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普惠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这项制度是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居民自愿、坚持基层首诊、坚持政策引导、坚持创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高度重视打基础、强基层工作。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边远地区等地方的基层卫生与健康领域是薄弱环节。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提升基层卫生与健康水平。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要努力在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显著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合理补偿机制,稳定调价预期,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提高医疗卫生为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医保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要抓好全民医保制度建设,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健全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医保支付机制、医保经办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整理。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大爱无疆,医者仁心。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弘扬先进事迹,加强业务培训,支持开拓创新,帮助解决困难,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法严厉打击医闹和暴力伤医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