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要闻 >> 新闻内容动态要闻

【学习专栏】增进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 —— 学习《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二)

发布时间:2024/12/16    浏览次数:944    选择字号: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分10个专题,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292段。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dec57682d7c989a22fe344747f0b3e9.jpg

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摘编》第三、四专题,集中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辟论述。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健康事业,为广大老百姓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要重视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健康。倡导优生优育,筑牢妇幼健康保障网。坚持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重视残疾人健康,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以在城镇稳定就业、长期居留和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关注流动人口健康。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一体考虑,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着力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形成老龄工作大格局,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人民日报》

医院简介 | 资料下载 | 健康讲座 | 院容院貌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7号 邮编:450004

门诊咨询:0371-66331038   总值班:0371-66322590 Email:hnitcm@163.com

豫ICP备18040360号 技术支持:维康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