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10月21日上午,“首届仲景中原中医药文化节暨2023年世界传统医药日活动”在郑东新区龙子湖公园广场举行。按照上级安排和院党委统一部署,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赵莉带领医务专家团队一行30余人,早早就到达活动现场,为市民群众送去中医药科普新风和医疗服务关爱。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专家在展区分别开展了中医知名专家义诊和健康科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买氏中医外治法”祖传技艺展示、中医养生药膳展示和品鉴、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展示、院内中药特色制剂展示、中药代茶饮品尝体验等,受到了在场市民群众的欢迎和点赞。
在义诊活动区,心血管科主任王守富、高血压科主任郭泉滢、针灸推拿科主任毕巧莲、肾病科主任唐桂军、内分泌科主任张社峰、中医外治工作室主任(“买氏中医外治法”传承人)买建修、肿瘤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魏征、颈肩腰腿痛科副主任王新义、生殖医学科(妇科二)副主任医师张爱华等多名中医专家,通过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情,“一对一”的望闻问切,为患者制定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诊疗方案。
医疗专家们对群众咨询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中医养生保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并着重围绕高血压及相关心脑血管病、肾病,以及糖尿病、肝胆脾胃病、肿瘤、颈肩腰腿痛、外科、妇科、失眠焦虑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安全用药开展健康宣教。
杜仲、枸杞、陈皮、茯苓、山药、黄芪、沙参、当归、白术、焦三仙……一味味药材配以生活中的常用食材,经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用心烹饪制作、精雕细琢、精心摆盘,一道道各具特点、秀色可餐的精美药膳作品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有强筋壮骨牛汤煲、鱼戏荷叶间、神仙老鸭汤、三仙糕、锦绣五行糕、九珍补气养筋糕等,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与感官享受。
很多市民群众迫不及待地品尝了三种药膳糕点,连声夸赞“好吃!好吃!”,纷纷拿出手机去扫药膳展品旁边的“二维码”,了解该药膳的食材和制作方法。
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室、肾病科、心血管二科的护理人员还向在场的市民、群众和中医药爱好者展示了吹灸、雷火灸、火龙罐灸、头灸、全息耳疗、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发放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资料1000余份。
药学部制剂室的药剂师们热情的为群众辨证推荐品尝养肺利咽茶、祛湿养生茶、解酒保肝茶、降脂减肥茶等多种中药茶饮,很多群众在品尝茶饮后,对中药茶饮的味道赞不绝口,纷纷主动向药剂师询问茶饮的功效和主要配方。
多年来,为了不断满足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特别注重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特色制剂的临床运用,在门诊和各临床科室均设立了中医特色治疗室,挖掘并创新传统中医疗法62项;汇聚了“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诊疗体系”、国家非遗项目“买氏中医外治法”、以及“毕氏针灸手法”“薛氏三步调衡疗法”“董氏整脊手法”等不同流派及特色诊疗项目,深受患者的信赖和赞誉;研制的50余种院内制剂、11种茶方、12类膏方,在治疗慢性病、妇科病、儿科病、疑难杂症和治未病等方面展示了中医较为独特的临床疗效。同时,医院每年在夏季举行“冬病夏治”贴穴疗法,在冬季举办特色膏方节,定期举办中医药膳比赛,努力为弘扬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郭致远 摄影:孙维莹 审核:赵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