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别名地髓,《本草纲目》记载:“生者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为地黄。入药以沉者为佳,半浮半沉者次之,浮者不堪。故沉者为佳,名之‘地黄’。”
清代中医学家唐宗海在《本草问答》记载:“河南居天下之中,名产地黄……惟以怀庆地黄为上。”怀地黄素有“怀参”之称,为河南道地药材“四大怀药”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誉。
今天,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慧森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地黄的临床功用和食用价值”。
炮制方法不同,临床功用亦不同
王慧森介绍,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
1.鲜用习称“鲜地黄”;
2.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入药习称“生地黄”
3.生地黄经黄酒炖或清蒸炮制加工品称“熟地黄”。
王慧森介绍,鲜地黄在炮制成生地黄和熟地黄的过程中,所含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由于药效物质基础的不同致使药理活性和临床功用也有很大差异,有“一源三性”之称。
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
2.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适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等。
3.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适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王慧森介绍,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三药均能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证。不同之处在于:
1.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弱、滋腻性较小,长于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多用于治血热阴亏属热邪较盛者;
2.生地黄甘寒质润,清热凉血之力稍逊于鲜地黄,但养阴生津之力强于鲜地黄,滋腻性亦较小,长于治疗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发热诸证,滋阴力不及熟地黄;
3.熟地黄甘微温,滋腻性大,入肝肾补血滋阴、填精益髓,常治疗血虚证及肝肾亏虚证。
地黄可药亦可食
现代研究发现地黄含有大量环烯醚萜类成分,还有苯乙醇苷、紫罗兰酮、三萜、黄酮、酚酸、木脂素等化合物,对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均有显著作用,并具有细胞毒活性、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抗炎、抗电离辐射等药理作用。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者主养命、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地黄名列其中。
《本草纲目》记载干地黄:“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疗折跌绝筋,久服轻身不老”。
《食疗本草》载地黄:“以少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汤,或入酒饮,并妙”;“叶,可以作羹”。
生地黄和熟地黄还被列入2021年最新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中,是养生保健的食疗佳品。
1.生地黄可以炖肉、煲汤食用,还可以再加入莲藕和红枣,养血润肤的效果会更佳。
2.熟地黄可以炖鸡、炖肉、泡酒,一次用量30克~50克,适合体虚者及手术、大病初愈后食用。
3.鲜地黄因受季节性限制且不易保存,临床入药应用不多,但作为食物在民间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民众就将其腌制成咸菜食用或泡茶饮用,至今人们仍把地黄切丝凉拌或泡茶,特别适合易上火者。
王慧森提醒,鲜地黄性寒,一天服用10克~15克即可,不宜长期服用,对脾胃虚寒者更不宜过量服用。
(文章来源:《大河健康报》7月8日A05版 记者:吴文可 摄影:于启蒙 审核:郭致远)